MK体育下载-沈雷评余望表现:舆论对中甲联赛强度预判过高成失望主因
[[HTML_fa1f9f94f60882b2f8953f294d35f59d]]
9月10日,媒体人沈雷在《东方体育日报》专栏中指出,U23亚洲杯预选赛中向余望等球员表现未达预期,其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对当前中甲联赛竞技强度的评估存在高估。
在中国U22男足与澳大利亚队0-0战平的比赛中,向余望于第92分钟替补登场。无论最终U22国足是否晋级,他已成为本届U23亚洲杯预选赛的舆论焦点之一。
此前对阵东帝汶和北马里亚纳群岛的两场比赛中,向余望均首发出战,共上场174分钟,却多次浪费破门良机,表现难以令人满意。尽管他在与北马里亚纳的比赛中借助王钰栋的传射勉强取得一球,但仍未能扭转外界对他的评价。
近两个赛季,向余望崛起为中甲本土最佳射手,甚至一度传闻有望入选国家队。U22主帅安东尼奥对这位重庆铜梁龙队长颇为信任,即便屡失良机,仍在最后一轮予以全场机会,希望助其打破心魔,可惜未能奏效。
在这支U22队伍中,向余望的特点并不突出:技术上不及更年轻的王钰栋出色,战术作用不如拜合拉木和朱鹏宇明显。失准的射门与起伏的心态形成恶性循环,令他越急于证明自己,就离进球越远。
事实上,表现未达预期的并不止向余望一人。首发出战的李镇全与陈哲宣同样未能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。如果说陈哲宣是因比赛机会有限而状态不足,那么作为铜梁龙中场核心的李镇全,其低迷就更值得反思。
究其根源,当前中甲联赛的整体强度被舆论高估。自2023赛季以来,多数中甲球队以“生存”为首要目标,真正有意冲超的仅三四支,降级压力也较为有限。这导致一半以上中甲比赛对抗强度和竞技压力偏低,与中超差距明显。因此,即便中甲表现出色的球员,在U23亚洲杯预选赛面对更高强度、更顽强对手时(哪怕东帝汶和北马里亚纳的对抗水平有限),也往往难以延续联赛中的表现。
对向余望和李镇全而言,他们仍有幸或将随重庆铜梁龙升入中超。唯有经历更高质量比赛的锤炼,他们的出场时间和数据才能真正体现价值。而从中国足球管理层面看,如何系统提升中甲、中乙甚至中超的比赛强度,已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——仅依靠延长补时以增加净比赛时间的“数字工程”,绝非解决之道。